Search

我们谁没有讨好别人的心理呢? 每个人从小就在讨好父母,讨好同伴,讨好老师,讨好权威人物等关系中体验着...

  • Share this:

我们谁没有讨好别人的心理呢? 每个人从小就在讨好父母,讨好同伴,讨好老师,讨好权威人物等关系中体验着讨好的好处:被表扬、被重视、被奖励、不被指责、不被怪罪、不被惩罚等等。 这是人在成长时的无奈,也是人成为社会人所需的啊。

讨好别人有双重含义:一是功利性的,即通过主动讨好别人而达到自己某种目的;二是防御性的,通过讨好别人而达成情感联盟,避免树立攻击对象,为自己取得宽松的生成环境。 所以,讨好别人有着它的积极作用。 不过,过分「讨好」又会给人带来无穷烦恼,在不得不「讨好」的背后掩藏着一种内心冲突,存在着人际交往的不安全感。

讨好别人的人,人际关系看起来很好,他总是热心助人,口碑好,别人喜欢找他「麻烦」,可内心苦水只有自己吞。 这是典型的「死要面子活受罪」的社交焦虑。 不会拒绝也不能自如地提出要求,又怕被别人拒绝的心理状态,在心理学上称为「被拒敏感」。

这种人是活在别人的印象中,其自我概念是建立在他人评价上的,其个性决定了他在人际交往时,会高度关注他人的行为反应,包括他人的需求。 如果他在意了别人和满足了别人,自然会获得别人的好感,好的态度和好的评价,自己就会感觉被重视,觉得自己做得很对,很有成就感!

由于「讨好」是以压抑自我为代价,他必然会逐渐感觉是在为别人而活,会逐渐产生拒绝别人的愿望,但他欲拒不能。 因为他内心的弱小与不安全感,使他无力承受「万一被拒绝」的后怕,他潜意识的「讨好」欲望,使他还不愿丧失他人的好评和好感,惟有「讨好」能感觉自己是好人,也惟有实现「讨好」才能免除他社交中的焦虑。 当然他的心理现实是,要么顾了自尊(面子)委屈了内心自由,要么顾了内心自由而伤了面子(自尊)的矛盾冲突。 但一般情况下,他宁愿忍辱内心而不愿丢失面子。 看看那些吃酒席的人就知道「面子」何等厉害:本来不胜酒力,但为了在朋友中撑面子他可以「宁伤身体不伤感情」,可以豪情壮举到烂醉如泥,甚至肝硬化、肝坏死。 中国的酒文化就足以说明人际社会中人拒绝人难啊。

不会拒绝的人,虽然很想拒绝人,但潜意识仇视拒绝。 因为拒绝和被拒绝对他而言都是一种伤痛,他不自觉地会选择远离拒绝。 「讨好」便是远离被拒伤痛的最好补偿。

要不受被拒敏感的困扰,能够自如地拒绝和提出要求,最根本的还要从改善和培养个性做起。 被拒敏感,是一个人缺乏自主性、自我概念弱、自卑等个性因素的存在,才使人在人际交往中需要反击性回应时,显得没底气没自信的紧张反应。 因此,练就开放性个性,才意味着解放自己、获得人际自由。


Tags:

About author
小黄鸭刚开始只是在面子书发发牢骚,没想到写的文章 居然引起许多共鸣,也结识了许多网络朋友。 小黄鸭只是觉得 人生经历里总充满了喜怒哀乐,且行且珍惜,倒不必为了生活琐事烦心。我们没办法阻止好坏事情的发生,却可以改变我们自己面对问题的想法和态度。在关键时刻把负能量转为正能量,就能把这股能量化为动力,让我们更有动力去面对挑战 迎接新的开始 开拓新的生活方式。小黄鸭以图文的方式诉说自己或身边亲朋好友的生活经历,也分享从阅读中得来的正能量。心情不好时,来本站看看。希望小黄鸭的朋友们可以从文字当中找到能让自己前进的正能量. 感恩 祝福你们! -小黄鸭-
改变,要在你不得不改变之前去做. 天天看,一年之后回头看,对你这一年的影响,好处会大到自己都吓一大跳!
View all posts